小家电大举进驻家电连锁
近两年来,上海大型家电连锁卖场内的小家电区域面积、品牌、品类、销售额都呈现急剧增长,其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家电。另外一个显著变化是,千元以上的中高端小家电越来越受到上海消费者的青睐,销路大开。小家电丰厚的利润空间和极为看好的发展前景也令传统“大家电”企业纷纷转向,意欲在这个正在起步的市场上分得一杯浓羹。
上海小家电的渠道变革
小家电在业内又被称为生活电器,在家电连锁崛起之前,销售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超市和百货公司。大超市是中低端小家电的聚集地,特别是国产小家电,基本都通过大超市来跑量。当然,大超市里小家电的陈列是按品类区分,品牌的概念十分弱化。而价格较高的合资品牌小家电则更多出现在高级百货公司里,例如上海浦东的八百伴。这些高端小家电价格不菲,对渠道的环境和陈列要求十分苛刻,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入驻标准也是“我有我要求”,例如飞利浦就要求所在单店的每月销售额必须在10万元以上,这个门槛显然将大多数小型门店排除在外。
以销售大型家电起家的家电连锁,如苏宁、永乐、国美,虽然很早就设有小家电专柜,但面积和品类始终不见规模,合资品牌的产品也仅限于个人护理类产品,比如剃须刀、吹风机等等。
渠道的变革是从近两年上海家电连锁企业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开始的。如苏宁发展的大店策略,两年来频开万平方米上下的超级家电卖场,这为中高端小家电所需要的专区陈列提供了空间上的最好条件。
小家电背后的利益驱动
与价格竞争到白热化的黑电和白电相比,小家电的利润空间相当诱人。“出厂利润就差不多有10个点”,许晶向笔者透露。多年竞争使黑电的利润已经“薄得像刀片”,而白电由于成本压力而带来的“涨价风波”已经让厂家头痛不已,因此利润丰厚的小家电市场成为传统“大家电”厂商眼中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据许晶表示,LG已经决定推出空气净化类产品,正在和苏宁洽谈出样事宜。而早就在小家电领域颇有布局的海尔,今年又和国美共同推出全系列OEM的生活小电器,利用品牌输出达到利润共享。
上海交家电协会秘书长韩建华也分析说:“在所有家电行业中,小家电不但利润最高,而且是核心技术含量最低的,任何企业都容易进入。”九阳和苏泊尔的先后上市就已经说明这个领域的发展空间。
当然,家电连锁卖场也是最终获益的一个环节。“小家电的毛利状况最好,对卖场的利润贡献也很大,每年都排在前三名”,许晶表示。
特别是这些大店的环境和布置已与高档百货公司不相上下,也吸引了世界知名小家电品牌的入驻。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些大店的销售情况也都超过了这些品牌的预期。目前一些大型家电连锁卖场的小家电区域面积已经占到五分之一以上,例如苏宁的长宁店就将半个楼面用来陈列小家电,而开设专区的品牌数量也有数十个。
显然,小家电大举进驻家电连锁,带来的是双赢的作用。